玻璃窯池底鼓泡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在國外,到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熔窯都安裝了鼓泡技術,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后的十幾年內也都相繼采用,應用實踐表明:鼓泡對實際生產所起的作用是積極的,特別是鼓泡參數(shù)與窯內溫度分布關系的規(guī)律還沒有完全被掌握,鹽城工業(yè)學院的陳景華和齊齊哈爾輕工學院的湯家養(yǎng)依據(jù)相似理論建立玻璃模型窯,選擇模擬液以及確立模擬窯操作參數(shù)的過程,以物理模擬的實驗手段,在與實際熔窯基本相似的模型窯上模擬了玻璃的實際生產過程,實現(xiàn)了流動和溫度分布的相似,測試了模型窯內在鼓泡前后、鼓泡參數(shù)變化時的溫度分布。得到了以下結論:
1、鼓泡降低了表面溫度
鼓泡對模擬液產生了強制對流效應,使熱點與投料口之間的熱對流加強,并把熱量帶到投料口,這樣的效果在實際生產中會造成表面溫度的降低,可以提高輻射熱源與表面的溫度差,增強輻射能力,提高熱利用率,其次,加料口溫度的提高會促進配合料的熔化,提高熔化率。
2、鼓泡提高了溫度均勻性
在橫縱界面上,不鼓泡溫度曲線的斜率大于鼓泡時溫度曲線的斜率,說明鼓泡后窯長寬兩個方向上溫度趨向均勻,寬度方向溫差的減少有利于玻璃液均勻性的提高,能提高玻璃質量,在深度方向上,鼓泡使中間層和池底溫度提高,池底升溫尤其明顯,由于池底處玻璃液溫度提高,特別是在熔制顏色玻璃時,可減少結石生成量,提高玻璃質量,在設計池深時,可以不必減淺,對采用深澄清池和下沉式流液洞結構的窯爐也不必擔心因池底溫度過低而造成的凍料問題。另外,溫度均勻性的提高也有助于加速玻璃的均化,提高質量和產量。
3、鼓泡壓力的影響
隨著鼓泡壓力的影響,上述各效果更加顯著,但并不是意味著鼓泡壓力越大越好,鼓泡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效果基本不變,再增大壓力已沒有必要。